请输入搜索信息:
您当前的位置 : 首 页  -  参政议政  -  建言献策  -  正文
加强学科建设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
日期:2021-09-23阅读:

医学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工作的核心内容,是医院提高医疗技术水平、提升医学教学能力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。目前,我市在医学学科建设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:

1.缺少区域优势临床学科,支撑学科发展较慢。从市医疗保障局的数据来看,我市肺部、胃部、肝脏恶性肿瘤、冠心病等疾病转出率较高,而肿瘤科、心脏外科、微创外科、消化内科等医学学科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、高级设备、高端人才作为支撑。我市市级医疗机构债务有待化解,负重前行,学科建设力不从心。

2.薄弱专科较多。一是扶持资金很少。由于长期缺少扶持资金,医院对一些经济效益较差的医学学科,如风湿免疫科、皮肤性病科、急诊科、老年精神科、眼科、内分泌科等投入严重不足,目前技术水平与省级、先进地市医院相差甚远。二是马太效应显现。由于我市与合肥、南京、上海等地交通便利,薄弱医学专科医疗技术与发达地区差距明显,许多本地患者就医舍近求远,进一步加剧了我市薄弱医学专科经济效益差、发展不思进取的现象。

为此,建议:

1.财政部门加大资金投入。一是增加资金投入量。对比周边地级市,阜阳市每年用于支持医学学科建设的经费达到了2000万,投入较少的合肥市、芜湖市每年也有400万到500万不等的经费支持。建议我市提高对医学学科的重视程度,增加财政资金投入。对新建成的“十四五”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每年每个予以150万元的经费支持;对市级临床重点专科每年每个予以100万元的经费支持。二是拓宽资金投入面。除了继续加大对市级重点专科建设的支持外,对其他专科也予以相应比例的支持,特别是市级转出率高的疾病对应的专科、薄弱专科、新兴专科、特色专科均予以重点支持。通过“抓重点、强特色、补短板”,不断提升我市医疗服务水平。

2.财政部门适当放宽学科建设经费使用范围。减少对学科建设经费使用的限制,允许医疗机构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对学科建设经费用途做适当调整。允许学科建设经费使用向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、建设高水平团队、培育与建设国家级平台等方面倾斜。

3.扶持提升薄弱专科。从设施设备配置、专科人才培养、技术水平提升、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,扶持薄弱专科发展。对本市风湿免疫科、全科医学科、老年病科、变态反应科、急诊科、泌尿外科、皮肤科、疼痛科、医疗美容科、中医外科、中医经典科、妇女保健科、儿童保健科等技术力量较薄弱、医疗水平相对落后、需要重点发展的专科予以政策扶持,切实提升我市医疗卫生服务和保障能力。对签订创建目标任务书的薄弱专科,每年每个资助20万元。

4.建设中医重点专科。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,支持开展重点专科建设发展。对新创成的国家中医培育专科、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、省级中医重点专科给予学科建设经费。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中医综合服务区(中医馆、国医堂)建设。持续推进省级以上中医示范、特色专科建设,加大综合(专科)医院中医药科室建设力度。

5.拓宽科研支撑平台。建设科研载体平台,与国内医疗机构、高等医学院校、科研院所等合作建立重点实验室、院士工作室、公共卫生研究中心、转化医学中心等,推进省级以上创新平台(实验室)建设。借助科研院所、高等医学院校在应用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等方面的优势,合作建立卫生科技创新与重大疾病防治关键技术协同研究机制,带动我市卫生科技创新和医学技术能力的提升。

6.设立医学高端人才专项资金。一是人才引进资金。建议参照合肥市出台的《关于进一步支持人才来肥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》,吸引外地医学人才。对于来宜工作的医学类博士、全日制硕士和“双一流”高校本科毕业生,在三年内每月分别给予3000元、2000元生活补贴。对新落户在宜工作暂无自有住房的医学类博士、35岁以下的医学硕士,在3年内按每人每年2万元、1.5万元的标准发放租房补贴。二是骨干奖励资金。对于推动我市学科建设卓有成效的学科带头人、学科骨干进行立项奖励,以留住本地医学人才。(邵美满九三学社安庆市委)

微信公众号